首屆法律科技黑客松盛大登場,吸引 200 人參賽
台灣首屆以「法律科技」為主題的黑客松賽事於上周六舉辦,由主辦單位 Lawsnote 開放 900 萬筆結構化的判決書資料作為比賽的素材,提供參賽隊伍在兩個月內發想實作,最後由 9 位評審從簡報中評選優勝隊伍。
這場競賽由法律科技新創公司 Lawsnote 發起,聯合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、巨群國際專利商標法律事務所、立勤法律事務所和專利科技新創 IPplus 共同主辦,並且獲得來自台灣科技、明毓、明日科技、理慈、Enlighten、眾律及元潤等法律事務所,以及銘傳大學法學院及金融科技學院的協力舉辦,提供高達 25 萬總獎金,吸引 34 個參賽隊伍,將近 200 人參賽。
「法律科技和科技法律不同,是說利用科技的力量去解決法律產業發生的問題,這件事情非常困難,原因在於法律人和科技人很少有合作工作的機會,我們希望透過這場活動創造一個這樣的平台。」Lawsnote 的創辦人,同時也是活動主持人郭榮彥律師在開場時,提到法律科技的難處在於跨領域人才的結合。
參賽者組成多元,跨領域隊伍高達九成
參賽的 34 個隊伍中,31 隊是由法律人與非法律人組成的跨領域隊伍,結合不同領域專長發想出更多可能性。而參賽者中有 6 成是來自各個學校的學生,另有 72 位參賽者是利用工作之餘的時間完成活動成果。
「車禍公道伯」是 團隊「Hackmmurabi 」 利用 AI 分析 20 萬筆裁判來預測車禍案件慰撫金的產品,他們實現了來自多個背景的跨領域合作,團隊成員有來自趨勢科技、廢死聯盟、Dcard 和調查局等等的專業人士,透過這個產品希望有效提高對車禍案件和解金的共識。
「我們都已經畢業 10 年了,但透過這個活動可以把大家聚在一起,一起完成一個工作的感覺很棒。」來自交大畢業團隊「交大老狐狸」的吳自勝說,他們的成果是「誹謗翻譯蒟蒻」,一個偵測網頁上文字是否會構成誹謗罪或公然侮辱的瀏覽器外掛,幫助網民們在發文前可以多想想避免誤觸妨礙名譽罪。
這個產品也讓他們獲得了特別獎,在發表得獎感言時,吳自勝更是利用獲獎機會向女友求婚,把活動場面帶到最高潮。
人工智慧技術廣泛使用,判決預測系統成大熱門
在所有參賽隊伍所使用的技術中,以資料探勘 (Text Mining)和機器學習 (Machine Learning)最為廣泛使用,超過半數的團隊使用了人工智慧相關的模組來完成產品,顯示人工智慧的應用在法學領域具有非常大的發揮空間。
獲得特別獎的「判決算命仙」就是混和多種人工智慧的應用實例,利用律師和當事人的語音會議紀錄,直接搜尋相關案例的案件搜尋系統,藉此節省律師搜尋資料的時間。
其中利用了語音辨識、斷詞演算法、模糊搜尋、詞向量搜尋等等的AI技術,展現出對於科技和法律這兩個專業領域的高度掌握。
在眾多法律科技題材中,最熱門的題目則是判決預測,無論是預測慰撫金、勝敗率或是凶宅機率,有高達 10 個參賽隊伍嘗試從過往案例的數據分析中預測未來判決可能性。
由台大黃詩淳副教授指導的團隊「我們發大財!」即是利用過往案例建立預測法官判定凶宅的預測模型,讓民眾可以依照現況選擇選項後,由系統來判斷法院認定凶宅的機率。
廣泛應用的技術應用較受評審青睞
相較於應用於特定案件類別的預測系統,本次黑客松獲獎團隊多偏向較為基礎,可以廣泛使用在不同情境的服務,使用到的技術也較深。
獲得首獎的 UDIC 團隊開發自動結構化系統,可以將判決中的人事時地自動萃取出來,其中核心功能的問句生成模型也可以在網路上供人使用。
二獎獲獎團隊「 Eunomia 」則是打造了自動補完 (Auto-Completion)編輯器,律師在輸入部分文字後,系統會推薦適合的用語,讓律師或法官在撰寫文件的時候能更順暢。
三獎為使用 OpenAI NLP 來自動生成專利說明書的「專利修修臉」,四獎則是自動將刑事判決視覺化呈現的「Fancy 豪華大餐隊」奪走
競賽成果引起各界興趣,催生台灣法律科技生態系
「我們希望這場黑客松不是一次性的活動,而是建立一個平台把法律科技的應用打造成一個生態系,這個活動只是一個開始!」郭榮彥說。
立勤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黃沛聲、中研院法實證研究中心執行長張永健博士以及法律人 APP 創辦人 Dean 在賽後也與許多參賽者的成果表示感興趣,並洽談合作的可能性。
「法律人太需要跨領域的協作刺激了!」黃沛聲律師說,「這次看到很多很棒的法律人,覺得熱血沸騰!」
交大科法所所長,同時也是評審之一的陳鋕雄副教授對於比賽的成果感到非常驚豔,對於科技在法律產業的應用也有更多的期待,在賽後馬上撰文「AI 幫大忙 法律科技救司法」刊登於聯合新聞網。
「台灣正式進入法律科技元年」陳鋕雄在文章內寫到。
本屆法律科技黑客松,Lawsnote 將會持續更新資訊於:2019 法律科技黑客松官網
以及持續追蹤參賽團隊成果,歡迎有興趣者持續注意。